人眼為什么會長“多肉”?
翼狀胬肉,因為它的形狀很像昆蟲的翅膀,故得此名。翼狀胬肉是一種生長在瞼裂部球結膜與角膜上的贅生組織,簡單來說就是眼角多出了像“肉”一樣的增生物,平時人們也俗稱為“多肉”。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卻長出一塊兒多余的肉贅,形狀類似于三角形,通常醫(yī)學上,我們把這種外形類似三角形的肉稱為“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的病因翼狀胬肉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中,主要是環(huán)境因素,日光中的紫外線、風沙、粉塵、干燥等都是影響發(fā)病的重要因素。內因主要是自身因素,如眼睛局部的炎癥反應刺激等,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fā)病率也會增加。
環(huán)境因素:翼狀胬肉多見于溫暖干燥的氣候。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日照量大、紫外線強,人群發(fā)病率較其他地區(qū)明顯較高。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紫外線照射,翼狀胬肉可能是一種與紫外線暴露有關的球結膜和角膜的光化學變性,紫外線被角膜結膜吸收后引起細胞損壞及隨后的細胞增生。另外,其他環(huán)境因素可能加重其進展,如電焊工、漁民、農民、海員以及其他戶外工作的工人易患此病。類型以及發(fā)生程度一般長在大眼角,有時可長到角膜上,擋住瞳孔,使視力下降。
翼狀胬肉分為三個部分
1、頭部:長在角膜上,是胬肉的尖端。
2、頸部:向后呈扇形展開,稍隆起,位于角膜結膜交界處
3、體部:伸展到結膜表面的寬大部分
根據發(fā)生程度劃分
1、進展型:在進展期時,胬肉的頭部隆起,充血明顯,表明不平,體部較厚,胬肉在這個時候會逐漸長大,患者會有眼睛刺痛、異物感、畏光、流淚等不適。
2、靜止期:胬肉的頭部扁平,無充血,表面光滑,體部較薄,胬肉在這個時候不會繼續(xù)長大,患者可無不適,但因胬肉導致眼表異常,可使淚膜不穩(wěn)定,出現干眼的異物感、干澀、流淚等癥狀。
治療方式由于胬肉有不同程度,應該對其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對于胬肉未侵入角膜的患者,可以先選擇觀察,暫時不必治療。如果發(fā)現有沙眼或慢性結膜炎的癥狀,可應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眼藥水點眼。一般胬肉越過角膜緣二三毫米的患者,就該選擇到醫(yī)院進行胬肉切除手術。
如何預防?
1、生活方式預防
?。?)戶外活動、作業(yè)時應戴防塵及防紫外線的眼鏡,盡可能避免煙塵、風沙及陽光刺激,保護眼睛;
(2)平時注意用眼衛(wèi)生,若有沙眼、結膜炎時,應及時點藥治療;
(3)注意睡眠充足,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生活有規(guī)律。
2、飲食預防
?。?)飲食多清淡,忌食過多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多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干眼病,消除眼睛疲勞,如各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和蛋類,以及胡蘿卜、莧菜、菠菜、韭菜等。
- 上一篇:白內障伴翼狀胬肉時應如何治療
- 下一篇:眼睛里居然長出了“翅膀”!翼狀胬肉了解一下?